义马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河洛地理行走涧河
TUhjnbcbe - 2021/12/16 20:40:00

序言

涧河是洛阳的“四大河流”之一,古称涧水。在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尚书·禹贡》中,就有“伊洛瀍涧,既入于河”的记载。

这样一条古老的河,“身世”却有些模糊。古人理不清它的源头,常将它与谷水混为一谈。今天,人们也说谷水是它的古称,或者说二者本为一体,只是河道曾有变迁。

事实上,在《山海经》的记载中,涧水源自白石山,“北流注于谷水”,涧河与谷水是两条河。西晋学者挚虞在《三辅决录注》中称,“涧、谷二水之交”有“五门客舍”,因马氏兄弟五人共居而得名。

到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涧河与谷水已经“乱流”,难分彼此。通常认为,它们的主要源头在今观音堂镇马头山,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与渑池县交界处。

源自马头山的涧河也称南涧河,是涧河的主流。它一路蜿蜒东去,流经渑池县、义马市至新安县,在新安县铁门镇东,与源于渑池县北部的北涧河交汇,统称涧河或谷水,继续向东流经汉函谷关及八特坂。

汉函谷关在新安县城东约一里处。它扼守着崤函古道,是洛阳的西边门户,位居古代洛阳八关之首。这里地势险要,八特坂更是著名的古战场。

涧河过汉函谷关后,向东流过磁涧,进入洛阳市区,流经史家湾遗址、王湾遗址等,在王城公园西北折而向南。

《尚书·洛诰》中记载,西周初年,周公择址营建新都,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他定鼎洛邑,在此奠定了周王朝年的基业。今天,王城公园就坐落在周王城遗址上。

△行走涧河示意图

曲折流过了多公里的涧河,在这里南流注入洛河后,成了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不过,它和谷水一样,精彩的故事并未结束。

壹·涧河源头

清人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记载,涧河与谷水源出马头山,在今三门峡市陕州区与渑池县的交界处。

马头山不高,涧河源头的水流也不大。它到山下才汇成细流,静静地在田地和村庄间穿行。我们追随着它东去的脚步,不久来到渑池县英豪镇的谷水村,发现这里已形成数米宽的河道,有了小桥流水的诗意。

涧河在这一段也称谷水,谷水村因此而得名。这里的村民大多姓姚,是大唐贤相姚崇的后人。姚崇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他去世后葬在洛阳,墓园就在今天的万安山南麓。

涧河穿过渑池县城后,经义马市进入新安县,也称南涧河。除了这条涧河,还有一条涧河,它起源于渑池县北部,大体向东南流入新安县,也称北涧河。南、北涧河在新安县“合二为一”,统称涧河或谷水。

由此看来,涧河源头不一,与谷水难分彼此,倒也情有可原。

△涧河流经义马村

贰·千秋之城

义马市三面与渑池县接壤,涧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与陇海铁路并行。历史上,这里地处崤函古道,涧河沿线分布着新安故城、千秋亭、鸿庆寺石窟等。

公元前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新安县。这里的新安故城,即秦新安故县,因朝代更迭,其归属多有变化,如汉代时属弘农郡,晋代时属河南郡,北魏时属新安郡。

千秋亭是一座驿亭,与新安故城相距不远,又称千秋城。西晋时,文学家潘岳离开洛阳,前往长安赴任。他携家小行至千秋亭时,出生不足70天的幼儿夭折,这里遂成他的伤心之地。

今天,“千秋”之名仍在,亭驿却已难寻。人们沿着涧河一路东行,往往会被鸿庆寺石窟吸引。鸿庆寺原名三圣寺,北依*山,南临涧河水,寺内有五座始凿于北魏的石窟。相传武则天曾到这里游玩,鸿庆寺之名是她亲赐的。

△涧河流经鸿庆寺

叁·汉函谷关

涧河从义马市进入新安县,流过县城继续向东,就到了鼎鼎大名的汉函谷关。

汉函谷关又称汉关,西汉时由楼船将*杨仆所建。据《汉书》《水经注》等记载,杨仆是今新安县铁门镇人,汉武帝时屡立战功。当时的秦函谷关在弘农(今灵宝市一带),他“耻居关外”,遂上书汉武帝,请求将函谷关东移至新安。

△汉函谷关遗址

汉武帝“意亦好广阔”,二人一拍即合。杨仆便派出家僮人,将关向东移三百里至今址,重新构筑了南横洛水、北达*河的汉函谷关。

东汉时,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汉关作为“丝路西行第一关”,发挥了重要作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年),*巾起义爆发,河南尹何进设八关拱卫京师洛阳,汉关为八关之首。

后来,这座雄关屡经毁建,规模不如当初,但“四面青山一面水”的风貌至今犹存。

△汉函谷关“四面青山一面水”

肆·王祥传说

涧河过汉关后继续东流,就到了新安县最东边的磁涧镇。当地有学者介绍,磁涧本为慈涧,又称涧水、慈水,是涧河的支流。在《山海经》中,它被称为少水。

在《水经注》中,北魏郦道元写到少水,称“世谓之慈涧也”。隋唐时期,慈涧之名屡见记载。

与慈涧相距不远,还有一条俞随水,世人称其为孝水。《清一统志》中认为,孝水“俗谓之王祥河,盖因近祥墓而名”。今王祥墓在孝水西北的老井村,村中有王氏祠堂,还有元代所立的《晋太保孝王祥之碑》。

当地人称,王祥河在孝水东,两者相距数公里,并非同一条河。不过,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流传太广,同为涧河支流,慈涧、孝水、王祥河等名皆因他而生,倒是有可能。

△涧河流经汉函谷关

伍·王湾遗址

涧河过磁涧镇后进入洛阳市区,流经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也包含少量的周代、晋代等遗存,今年9月,它已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今天,人们循着涧河来到这里,眼前除了路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看不出别的什么,但当地村民会告诉你,石碑后面那大片荒芜的山头,“下面都是遗址”。

△王湾遗址已入选“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王湾遗址紧临涧河,早在年至年就进行了发掘。在洛阳博物馆中,你能看到这里出土的彩陶钵、彩陶罐等。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约3米,证实了河南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考古学上有重要意义。

在王湾遗址西边,与它隔河相望的是史家湾遗址。也就是说,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长期活动,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涧河流经王湾遗址

陆·王城公园

涧河在洛阳城中穿行,流经王城公园时转了一个弯。它在王城公园西北折向南流,仿佛在对周王城的位置进行印证。

西汉初年,周公营建洛邑。他在《尚书·洛诰》中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如今的王城公园位于涧河东岸,正是周王城遗址的一部分。

△涧河流经周王城遗址(王城公园就在遗址之上)

周公营建的洛邑又称成周,分东、西两个城址,西边的称为王城,是安放九鼎、供天子居住及诸侯朝贡的地方。东周灵王在位时,一次河水暴涨,还酿成了“谷、洛斗,将毁王宫”的事件。

所谓“谷、洛斗”,即谷水与洛河相激。今涧河南流注入洛河,虽然河道已有变迁,但是当时的大致方位仍可判断。

同时,谷水还在周王城北部分出一支,继续东流进入阳渠,在汉魏洛阳城东汇入洛河。

△周公营洛邑群雕

柒·涧河入洛

涧河从王城公园西边流过,隔开了涧西区与西工区,中州桥将两区相连。

△中州桥跨涧河连接西工区与涧西区

今天,涧河入洛河处风光宜人,河畔还有著名的上阳宫遗址,供人游玩。

△夜色下的上阳宫

隋大业元年(公元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南北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南抵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全长约公里,一直使用到唐宋时期,也称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源头是“谷、洛水”,出自隋炀帝精心打造的西苑。唐高宗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改称神都,仍以西苑为皇家园囿。上阳宫与运河源头相距不远,也是“二圣”听*和宴请百官的地方。

也就是说,涧河汇入洛河后继续东流,在汉魏洛阳城东与另一支谷水汇合,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渠首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涧河与谷水的关系,也算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彩虹桥下,涧河入洛河

画外音

○涧河与谷水寻踪

△涧河流经谷水村

说实话,要找到涧河的源头有难度,想分清历史上的涧河与谷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前两年写谷水时,我翻过一些史料。今年夏天到渑池采访,我又向当地学者请教,谷水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得知大致方位后,我们一路走一路问,才找到三门峡市陕州区与渑池县交界处的马头山。

涧河与谷水同源吗?似乎不好确定。不过,人们寻找涧河源头,很多还是到了马头山。

后来,我又向新安县作家李学良请教。他解释,其实涧河有两个源头。发源于马头山的是南涧河,发源于渑池北部的是北涧河,两条涧河在新安县汇流。

至于涧河与谷水的关系,一说谷水是涧河的古称,一说谷水是涧河的上游。在李老师看来,二者也可能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河流的不同称呼。

○涧河与千唐志斋

△千唐志斋

打开手机地图,确实能在渑池县找到两条涧河。它们分别从西南和西北迤逦而来,在新安县铁门镇东“合二为一”,继续东流。

铁门镇是西汉楼船将*杨仆的老家,也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故土。杨仆将秦关“东移三百里”,建起了汉函谷关;韩擒虎力平南陈,促进了南北朝的统一。不过,在南、北涧河合流围成的臂弯里,我只看到了千唐志斋。

铁门镇也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的家乡。0世纪30年代,他收集了大量唐代墓志和历代名人书画等,在自家的蛰庐辟地珍藏,后来被称为千唐志斋。

事实上,杨仆修建的汉函谷关南横洛水,北抵*河,曾是绵亘数十里的一座雄关,但历代屡经毁建,后来人们所能看到的,一度只是张钫重修的规模。

○涧河的前世今生

涧河不长,据估算只有多公里。它穿过渑池县和义马市,经新安县流入洛阳市区,沿途风光宜人,常使人想起北宋时司马光的一首诗。

王安石推行变法时,司马光退居洛阳,潜心编著《资治通鉴》。一次,他从渑池回洛,沿途欣赏着涧河的水光山色,不知不觉行了百余里。将进城时,他还留恋美景,写下《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这首诗: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嵩峰遥见迎。水碧峰青看未足,却愁前到洛阳城。

△涧河生态游园

不过,涧河风光并非一直这么美。过去有段时间,涧河曾遭受严重污染。近些年,经过逐步治理,涧河恢复昔日光彩,沿途湿地公园更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涧河生态宜人

△摄影/曾宪平张广英

作者简介

张广英,《洛阳晚报》首席记者,《经典洛阳》专栏记者。

曾宪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中心视觉部主任。

THEEND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文静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洛地理行走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