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每天一个武清故事第期武清河西务
TUhjnbcbe - 2021/11/18 22:30:00

北宋的杨家将名声显赫,可咱武清河西务镇大龙庄村有“杨家将”的后裔。

据大龙庄《雍阳瀛西(河西务古称)杨氏族谱》记载,大龙庄杨氏始祖为杨洪、杨清兄弟,为北宋名将杨业(即评书“杨家将”中杨继业的原型)的第十九代孙。洪武初年,其父杨璟从常遇春北征,随队驻河西务西大营,守卫十四仓,并在河西务成家建宅。建文年间,靖难之战起,父子三人皆随燕王朱棣征战。建文四年(),杨璟战死在安徽灵壁。后杨洪兄弟随朱棣北上,复定居于河西务镇大龙庄村。

杨洪、杨清所处的永乐至正统间,正是明王朝由鼎盛渐趋衰微的历史时期,边防纷扰一直困扰着明王朝。尤其是迤北边境,元朝灭亡之后,蒙古各部虽败退漠北,但经常侵扰明朝北部边陲。

永乐八年(),时任百户令的杨洪率所部随明成祖(朱棣)北征,开始崭露头角。《明史·杨洪传》载:“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千户。”此后,战功累累,曾十二年间九次升迁。正统九年(),以功进左都督(正一品),声震南北。迤北诸部都十分惧怕他,称其为“杨王”。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更成为抗击蒙古瓦剌部的主要将领。八月,封昌平伯。十月,以功进昌平侯,掌左*都督府事。天顺元年(),其侄杨能被封为“武强伯”。天顺二年,其侄杨信被封为彰武伯。据杨府门前御赐下马碑及《雍阳瀛西杨氏族谱》记载:景泰元年(),其弟杨清封瀛西九千户,主修沽水(北运河),娶妻于氏,为时任兵部尚书于谦的胞妹。堂弟杨景春(和杨洪、杨清兄弟同居)封太子干殿下。《明史·杨洪传》赞道:“洪父子兄弟皆佩将印,一门三侯伯,当时称名将者,因首推杨氏。”

以杨洪为首的“杨家将”,在明朝中期,以宣府(今宣化)为中心,守卫东起四海(今北京延庆县四海镇),西至马市口(今怀安县马市口),绵亘千里的八达岭外围边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区位,造就了杨洪及杨门父子,成为明代五朝戍边大将。此后,终明一朝,其后人多为明廷倚重的将领。清朝统治者定鼎中原后,其第七世杨之骥,为守祖业,于顺治二年()挈地入旗,隶汉*正白旗,充内务府会计司豆粮庄头,大龙庄杨氏自此分为汉、满两籍。

大龙庄杨氏经多年繁衍,渐致族大枝繁,成为武清四大望族之一。清督察院左佥都御史赵之符称,“吾邑自多旧家,其间,阀阅相望而世泽绵远者则灜西杨氏之族称盛”。至年底,大龙庄杨姓从杨业始,已在河西务传至39世,从杨洪、杨清始已传至21世。粗略统计,杨氏门支近20支,人口逾万人。在杨氏后裔儿孙中,登科名、居官位者代不乏人。考之国史、县志及《雍阳瀛西杨氏族谱》,内中多有记载。随时间的推移,大龙庄杨氏家族部分迁往本镇四街村、宝坻、北京、山西侯马,以及河北的三河、香河、赤城杨家坟等地。

据大龙庄杨氏后裔讲:当年的杨洪金盔金甲,擅使大刀,勇武多谋,善骑射;杨清银盔银甲、擅使长枪,文武双全。“文革”开始时,尚存杨洪、杨清画像,后被红卫兵焚毁。现存最早记述北宋“杨家将”事迹的,是刊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的《杨家府演义》。其中杨业、杨延昭父子的形象和杨洪、杨清兄弟颇似,小说中杨业、杨延昭父子的艺术形象,很有可能就是以杨洪、杨清兄弟为蓝本的。

武清万事通---往期精彩武清故事链接,共有二百多期,因篇幅有限,其余精彩武清故事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一个武清故事第期武清河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