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令人气愤。
河南三门峡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发生了一起让人气愤的事情。
近百名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纷纷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呕吐、腹泻、头晕。
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整个学校一片混乱。
截止今天上午10点,还有11医院接受治疗,虽然其余学生症状稍有缓解,但这样的事故让人心有余悸。
食物中毒事件学采用的是所谓的“配餐制度”,也就是说,学校的饭菜并不是在学校内部烹制的,而是外面的食堂做好后再送过来。
饭菜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不排除有隔夜菜、烂菜烂肉的可能。
这让人不禁要问:孩子们在学校里吃的,到底是什么?安全从何而来?这次事故虽然食物样本已经送去检验,然而无论结果如何,校长和食堂老板恐怕都难辞其咎。
学校饭菜,怎么越来越不敢吃了?
谈到学校食堂,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放心”。
如今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小城市或者乡镇学校,食堂质量差到令人发指。
我还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吐槽她孩子学校的饭菜,说一顿午餐就是几片看起来不太新鲜的青菜,再配上一块疑似“猪皮”的肉,说是“红烧肉”但根本咬不动。
这种事情,难道还少吗?
结果,义马市这次的中毒事件让所有家长都警醒:孩子们吃的饭菜,真的安全吗?
家长们总是说:“咱们自己省着点,孩子不能亏待。”
可是现在学校食堂的饭菜,根本让人不敢让孩子多吃一口。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交了饭费,孩子却吃不上一顿像样的饭。
是学校管理不到位?是供应商偷工减料?还是背后有更大的问题?
这些饭菜质量差、卫生条件糟糕的现象,似乎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成了一种常态。
利益输送、无竞争的恶果:我们为谁买单?
要讨论学校饭菜越来越糟糕的原因,不能忽视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
现在不少学校的食堂外包,或者像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那样,直接从外部配餐。
这其中,是否有利益输送的影子?食堂承包商是不是为了省成本,用的全是低价甚至过期的食材?
很多时候,学校和食堂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学校只负责把孩子们的饭费收齐,至于饭菜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其中有没有猫腻?有没有什么利益输送?这些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却很少有真正的调查落实。
配餐制在理论上听起来不错,外面的餐厅做饭,专业有经验,但实际上这种制度往往成了偷工减料的温床。
做饭的人根本不在意学生的感受,只想着怎么用最少的钱,糊弄出一顿“能吃”的饭。
要命的是,学校食堂大多是垄断的,学生没有选择权。
你不吃?那就只能饿着。
外面吃饭贵,时间有限,家长又不能时刻看着,于是再差的饭菜,孩子们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
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改进,久而久之,学生们成了被动的“消费者”。
赚孩子钱,却从孩子嘴下手?这良心何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谁都说得出口。但在一些人眼里。
孩子的饭钱却成了最“好赚”的生意。
赚钱无可厚非,可偏偏有人连孩子的嘴都不放过,用最差的食材,做最糟糕的饭菜,赚着让人寒心的钱。
尤其是在学校这种封闭的环境里,孩子们的选择被剥夺,食堂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承包商的良心,而这个“良心”又常常被利益冲得荡然无存。
咱们不是不能理解承包商要赚钱,但这种赚法,是不是有些过了?
别说孩子了,成年人看了那些发霉的菜叶、腥臭的肉块都下不了口,怎么好意思让孩子吃下去?
还有隔夜菜的可能性,难道没有谁来管?我们孩子的健康难道就是这么被放在一边,变成一场毫无底线的利益游戏?
监督在哪儿?为何监管总是“迟到”?
食物中毒事件一发生,相关部门总是强调:“我们将进行严格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问题在于:监管为什么总是事后才来?
为什么孩子们在学校吃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垃圾饭菜,没人发现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才暴露的,为什么不能有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呢?
谁该为孩子们的饭菜把关?
事实上,很多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长期堪忧,甚至连基本的清洁都难以保证。
有的食堂厨师没有任何健康证,有的食材来源不明。
监察部门往往是出了事情才开始“亡羊补牢”,平时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动作。
孩子们的健康问题,怎么能靠这种“事后监督”来保障?
一旦出了问题,谁来为这些被耽误的孩子负责?
很多调查的结果也是“不了了之”。
每次食物中毒事件曝光,社会上震动一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论:“相关责任人已被停职”“食堂暂时停业整顿”,可接下来的后续呢?
有没有真正的追责和整改?
为什么这类事件总是像一场过眼云烟,最后被时间抹去痕迹?
说到底,孩子们的饭菜,究竟能靠谁来保障?
家长只能眼睁睁看着,心里焦急却无从下手。
我们希望学校能真正负起责任,把孩子的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
可事实上,很多学校为了节省经费,或是根本懒得管,导致孩子们成了利益链条中的“牺牲品”。
我们的监管制度必须从根本上有所改进。
监督部门不能总是等到出了问题才介入,而应该有一个完善的常态化监督体系,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突击检查,保障每一顿饭菜的安全。
这不仅仅是对孩子们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
最后,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比任何利益都重要。
赚钱可以,但绝不能从孩子们的嘴下手。
每一次食物中毒事件背后,都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失职。
我们必须警醒,不能让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不能吃上一顿安全的饭菜,这不是一个可以妥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