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娃和艺术零距离
合唱班的孩子在上课 这样一批 候鸟 ,每周从北京飞进白洋淀畔,为农村孩子插上艺术翅膀。他们,被亲切地称为 候鸟老师 ,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艺术院系,每周末下乡免费为农村小学的孩子教授艺术课程。8月18日,我们来到位于白洋淀北岸的河北安新县端村镇,了解 候鸟老师 和孩子们的艺术故事。 我要成为音乐家
咚哒咚咚,咚哒咚咚 刚跨进西堤小学的校门,笔者就听到不远处传来轻快的鼓声, 节奏要抓稳,稍慢一点。 那是打击乐老师张钰金在教孩子们非洲鼓。其他八九间教室里,也不时传出长笛、圆号、小提琴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声。 候鸟老师 下乡送艺术的活动由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主办。该基金会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合作,自今年3月起,面向农村小学生开设管弦乐、声乐、芭蕾、美术、话剧等课程。目前,端村镇600名小学生中,近1/3一直在培训班学习。 学习单簧管的四年级学生刘一芃,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手中的乐器。 第一次上课特别紧张,怕不小心把它弄坏了。 小家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随后又把脸一扬,高兴地对我们说: 但我现在能吹好多曲子呢!我以后要成为音乐家,上电视表演。
当农村孩子能识五线谱、跳芭蕾、演奏西洋乐,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就会为更高层次的生活而奋斗。 活动发起人、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李风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