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4驻村11年
TUhjnbcbe - 2023/8/19 22:57:00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来源:海外网

11年前,28岁的杨波,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民宗局,被选派到大湾镇海嘎村担任第一书记。一进村,他就碰了壁。

有人议论:“农村头的事情,他啷个会晓得。”“二十几岁的娃娃,能干出个啥子嘛?”海嘎这个彝族村寨,是贵州海拔最高的村子,藏在石旮旯里,发展滞后,“坡脚喊来坡上听,走路走得脚抽筋;吃的都是洋芋饭,穿的全是布巾巾”。区里派个小伙,村子就能变富?哪那么容易?

杨波没有争辩,“厚起脸皮”做事:为了摸清村情,走遍5个村民组户家庭;村民薅草,他上去搭把手;谁家“打田”(方言,犁田的意思),他卷起裤脚就上……董家院子小组,有条烂路,一下雨连下脚地都没有。凑来的钱不够请工人,杨波带头投工。有村民怕占自家地,横竖不配合,他苦口婆心劝导。通组的硬化路建好了,村民竖起大拇指:“上头来的”年轻人,干事还行!有了信任,事就好办。

两年驻村结束,村子有了起色,杨波却选择留下。“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他想干的事太多了:带领村民建起9个种植养殖基地、成立“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为洋芋、苦荞注册“黔之脊”绿色食品商标;为村里落实四级提水项目,村民喝上“想都不敢想”的自来水;协调资金,把通组路、串户路全部建成;村里的韭菜坪景区人气渐旺,他发动村民组建导游队、办起农家乐……

这些年,杨波几乎都是在村里度过。年,父亲病逝,他回家奔丧。得知消息后,20多名海嘎村民代表,奔波多公里,来他老家吊唁。深夜,刚从手术台上被抢救回来的母亲开了口,“你回去吧,村里需要你”。杨波鼻子一酸,一句话说不出来……

如今,海嘎人均收入超过元,户户盖起宽敞明亮楼房,甩掉了“穷帽子”。39岁的杨波有了新目标:让乡亲更富、乡村更美,把乡村振兴的宏图写在海嘎的大地上!(本报记者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6月15日第01版)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系列报道

两度推迟的婚礼

“万能的勇哥”

“把这个家扛起来!”

冲在第一个

“懒汉”种埋汰地

排雷英雄

鞠躬尽瘁*诗燕

钟扬进藏

诚信之约

无悔的沉默

这个保安有点儿牛

“‘十二’永远是咱的家人”

东海边,有群姑娘叫“海霞”

“手心手背都是肉!”

夏森的“华服”

“青稞博士”

袁占彪的二次选择

父女接力

“我正陪你回家!”

新疆有个“瓜奶奶”

“只要奋斗日子就不会差!”

草原额吉

“这是李保国在笑呢!”

警报器

英雄拉齐尼

溜索不见了

一诺千金

“我们一起干!”

“你瞧俺这好家风!”

“买断”外公

特殊旅客

诚信奶奶

本“存折”

泡菜传奇

“春运母亲”,找到你了!

尕老汉种树

眼睛长在心里

父亲的心思

爱情天梯

面五星红旗

“义马”引出的故事

10万颗红豆

1元厨房

李子走了!

“人家老张做得对啊!”

这个温暖的家!

雷锋存折

不一样的脚步声

峡谷里那盏灯

六老汉治沙

中国石

“就是啃,也要啃出一条路”

接力“兰小草”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54驻村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