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豚约会白天鹅河南思客采风团走进 [复制链接]

1#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厚重历史、自然风光、文化底蕴……6月21日至23日,《河南思客》知名作家、社科名家采风团一行25人走进三门峡,认真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四力”教育实践活动,为读者讲好三门峡出彩故事,展示三门峡之美,为“五彩三门峡”助力添彩。三天的采风,作家们对三门峡市悠久的历史、如画的山水和砥柱般的精神赞叹不已。

魅力三门峡

三门峡市是年伴随着万里*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城市中距*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

三门峡市现辖2县(渑池县、卢氏县)、2市(义马市、灵宝市)、2区(湖滨区、陕州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中流砥柱就位于三门峡。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被誉为“*金之都”“*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这里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卢氏县。

三门峡市生态宜居,风景秀美。全市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1位;境内有4A级景区14家,居全省第4位。三门峡地理位置河南省海拔最高,境内有河南省最高峰小秦岭老鸦岔(.8米)。

活力三门峡

柳庄,青山环抱,流水潺潺,荷花飘香。6月21日下午,采风团冒着酷暑走进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零距离感受乡村振兴工作在这里落地生根,近距离探访这个豫西最美乡村的脱贫秘诀。

作家们一下车,立即被柳庄观光园的清新秀丽所吸引。作家们看到新建成的7D玻璃吊桥临空盘踞;一栋栋掩映在群山之间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坐落有序;整洁平坦的公路直通进村,畛河倒映着青山,一旁的蔬菜大棚孕育着生机……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柳庄村*支部书记武安伟向作家们介绍,要将柳庄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让村民们家里有产业,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二仙坡,山峦起伏,沟岭相连,漫山翠绿。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沿着山路,逶迤而上,汽车就直接开到了海拔多米的二仙坡。

二仙坡位于陕州区大营镇南部山区,豫西伏牛山麓,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适宜。陕州区二仙坡现代果业隐现在*土塬之上。目之所及,冠似松塔的苹果树高低相错,几个农妇正在苹果树上忙着给苹果套袋。

在这里,采风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绿色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国家脱*果树二仙坡组培中心、现代化育苗大棚,深入了解了企业在发展绿色生态高效示范农业、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做法。一位女作家说,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知道驰名中外的绿色食品“二仙坡苹果”居然产自这里。

动力三门峡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一往无前。

年年初,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对“中流砥柱精神”作了全面深入阐述,他把中流砥柱精神的内容概括为“信念坚定、坚韧不拔、敢于担当、为民造福”,并要求生于斯、长于斯的三门峡人,更要让它光大、让它鼓舞实现伟大梦想。

三门峡作为中流砥柱精神的发源地,中流砥柱精神成为三门峡人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社会进步中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不竭动力。

6月22日上午,作家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河三门峡大坝。大坝下游,距离大坝大约多米处,有座保留比较完整的石岛,三门峡市社科联*组书记、主席张广杰告诉大家,那就是著名的、被人们看作是中华民族性格象征的“中流砥柱”石。他说,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弘扬中流砥柱精神,主动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和全市发展大局,着力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闻名中外的中流砥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冬季*河水浅时,它可露出水面7米多高。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就要被洪水吞没似的。可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或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激流之中,所以自古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石”,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在三门峡大坝,随行的中共河南省委*研室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同昌感慨地说,“大坝上游水面宽阔平静,远山近水湖光山色,大坝下游看水面低远,更显大坝雄伟高大,无愧为万里*河第一坝。”

当天上午,作家们还走访了崤函古道遗迹。

崤函古道遗迹石壕段,位于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4公里,距三门峡市36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

年6月,河南省人民*府将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22日,丝绸之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崤函古道是其唯一一处道路遗产。在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作家们站在观景台上,远远望着古道上满是沧桑的辙印,感慨万千。《河南思客》签约作家阚则思说:“看着石壕古道,梦回历史千年,让人仿佛听到了车辚辚、马萧萧的声音。崤函古道处在西安和洛阳之间,是‘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纽带。”

6月22日下午,采风团来到位于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的函谷关。函谷关,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在函谷关历史文化景区,作家们参观了老子广场、大道院、关楼等景点,在行走中感叹历史沧桑巨变,感悟名人、名著和名关。

采风团一行,还先后走进三门峡高铁站,观看了白天鹅摄影展,在三门峡市楹联协会座谈,到灵宝市振宇红色纪念馆,三门峡社科普及基地三门峡市博物馆、红色电影主题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这些美丽的三门峡人、动人的三门峡故事,都是三门峡发展和崛起的源泉,是“点亮三门峡”工程不竭的动力。

聚力三门峡

6月22日中午,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三门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牛兰英等与作家们座谈交流时,他们对活动的开展表示祝贺,期待着大家讲好三门峡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五彩三门峡”。

牛兰英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上下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邀请我省知名新媒体《河南思客》的知名作家、社科专家走进三门峡,借助名家的影响力,与三门峡市万人民一起,共同书写三门峡的出彩故事。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达(左)在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参加采风的作家感叹三门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达说,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三门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水宝地。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里面的“物华天宝”,就是取自这里。这次来三门峡采风,就是践行接近群众、书写基层,大书特书三门峡的大好山河。之前我们仅仅是在文字上了解一个人文的三门峡,现在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山水的三门峡。我相信通过我们这次活动,我们拿起的笔应该更轻盈,我们的文字应该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我们要用手中的笔,把我们的文章写得像三门峡的水一样清澈。

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右)在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采风团成员、河南省直文联主席殷江林在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家们要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生动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河南思客》主编杨海燕(右一)在接受《三门峡日报》记者(右三)采访

《河南思客》主编杨海燕说:“基层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捕捉鲜活的素材,观照人民生活,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河南思客》就是要经常组织签约作家多到群众中去。作家们都有一个心愿,就是通过采风,力争讲好三门峡出彩故事,展示三门峡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合力三门峡

《河南思客》是一家拥有公众平台、博客、微博、报纸、图书的新媒体。河南思客工作平台年成功注册并上线运行。经过5年的努力,已经成为我省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平台。

几年来,《河南思客》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以“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为己任,发展签约作家、签约书法家等多人。在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实验中学等成立了文学社,文学社社员多人,得到了我省文化界、文学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河南思客》注重发挥自身作家众多的优势,每年组织优秀作家队伍,赴各地采风,已经有12家“作家创作基地”,很好地发出了河南好声音,讲出了出彩中原好故事。

白天鹅,学名大天鹅,别名*嘴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这种候鸟,主要生活在多芦苇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栖息于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为了避寒,在气候转冷之际,多迁徙至三门峡。白天鹅在水上悠闲自得的神情,很受人类的喜欢。三门峡市1.2万亩的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每年吸引数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栖息越冬,因此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海豚是最智慧的动物之一,是智慧的象征;思客,就是思想者。《河南思客》是一群有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河南思客》不仅提出“专为思想者服务”的宗旨,而且设计的LOGO,核心的图案就是一只海豚在海洋上遨游的身影。这次采风,编辑部专门制作了一批文化衫,在胸部位置印上了海豚,还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平先生题签的“河南思客”四个字。(作者:何思)

来源:河南思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