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书接上回。
奇闻怪事之二百三十一。
各位,就在姚之富准备妥当,要攻打新安之前,作者忙于讲述千奇百怪之事,差一点把这一段历史的前前后后混淆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让在下重新简单的梳理一下,前面几十万字所讲过的历史情节。
嗯,对,到了乾隆后期,白莲教在楚、川、陕三省迅速发展,清廷下令逮捕教中骨干,要求全教拿获,毋使一名漏网。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各地教首除刘之协等少数人逃脱外,大多被捕。地方官吏乘机勒索,不遂所欲的,即以邪教治罪;加之为镇压湘、贵苗民起义,徭赋极重,致使大批农民破产,无法生活。
刘之协等遂号召当地白莲教首,与各地教首约定,在嘉庆元年三月十日同时起义。
因事泄,宜都、枝江张正谟等提前于正月初七日发动起义,长阳、长乐林之华、覃加耀接踵而起,当阳、来风、竹山、孝感等地亦有人继起响应。
之后,襄阳张汉朝,姚之富,王聪儿起义,河南邓州高均德起义。此三支义军于三月间集中于襄阳以北吕堰、双沟地区,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所有起义队伍,不论男女,都以白布缠头作记认。
清廷为之震惊,急由陕西、广西、山东调兵数万,会同湖北,及四川旗兵数万,由都统永保,及湖广总督毕沅指挥,实行分区围攻。
各地白莲教军修筑寨垒,据险防守,官兵兵少,分散,进攻多受挫。清廷又增调直隶、山西兵各数万,同时命永保统一指挥各军。
经两月激战,参将傅成明部终于在孝感,被襄阳白莲教军以伏击战全歼。
至此,官兵先后征兵数万,皆全军覆没。
清廷再增调湖南苗疆兵数万人来援,形势开始逆转。竹山、当阳、枝江各地白莲教军寨垒多被攻破。最早起义的张正漠部,亦在灌脑湾被歼。仅林之华部仍活动于长阳滋丘一带,襄阳白莲教军活动于襄阳北及随州、钟祥一带。
官兵重兵多在湖北南部,姚之富等至洛阳一带。朝廷又增调山东、直隶及京师健锐、火器营兵来援。
正当官兵集中兵力会攻白莲教军时,四川达县的徐天德,率众数千人,起义于亭子铺;东乡冷天禄、王三槐起义于莲池沟,巴州罗其清、通江冉文俦等先后响应,共有义军十余支,各有众数千,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
署四川总督英善,及成都将军勒礼善,率兵进击东乡,在娘娘庙老营湾,两次受挫,被歼数千,此时白莲教军已遍布川东、川北。
官兵兵力既少,两次被歼后士气又极低。但白莲教军既未能相互联合,又未能扩张战果,仍分散守寨,各自为战,四川形势未有更大发展。
襄阳白莲教军迅速扩大至数万人,其势如暴风骤雨,遍及长江、汉水流域。
清廷闻之大震,先后急命湖广总督毕沅、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陕甘总督宜绵、乌鲁木齐都统永保、四川总督孙士毅、直隶总督庆成等率各路官兵前往镇压。
之前,王聪儿为摆脱朝廷的优势兵力,采取了远距离流动作战方针,迅速跳出官兵包围圈,乘虚跃进河南。
她将所部兵分三路,一路王廷诏部,北取叶县之保安驿,围困旗兵于裕州;另一路李全部,乘机攻克南阳府城,获取大量兵器物资,然后扬长西去鄂豫陕边;姚之富则亲率一路越伏牛山跃进嵩县,与王聪儿汇合,直捣洛阳。
白莲教军依托山区,主动灵活,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使河南官兵惶恐万状。大批官兵陆续集中到河南,力图围歼襄阳白莲教军。
这时候,为了阻挡王聪儿进军陕西,景安领兵逃往义马,并调兵遣将,在西北一带拉成扇形阵线,与在洛宁的慧龄以相应之势,妄图阻挡白莲教军前去陕西之路。
而且朝廷又调集陕西官兵,从商洛往三门峡一带防止白莲军队渡河,河北官兵涌集到焦作,目的也是如此。
如此而来,西北方向就形成了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妄图阻挡白莲教军渡河,以解西安之胁。
王聪儿一听朝廷知道了她的意图,这才紧张起来,觉得不能再在这洛阳城里拖延时间,尽快进攻陕西,与其他两路白莲教军汇合,才是长远之计。
她之前问在义马守军有多少,探子回答她道,目前还不知道有多少,只是那景安害怕白莲教军凶猛,特别让张朋良带领快骑八百,驻守在新安,意在白莲教军出了洛阳,一旦朝西北方向进发,必须过张朋良在新安的那一关。
后来,河南巡抚景安害怕王聪儿一下子破了新安,又增调精兵八千涌集新安,到了要攻打新安之前,小小的一个新安,已有官兵精兵一万余人马。
因为新安有一次大仗要打,所以请各位让在下介绍一些新安的情况。
这新安,位于河南西北部,洛阳市西部偏北,北临黄河,与河南济源,及山西垣曲隔河相望;南与宜阳接壤;西与渑池,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及洛阳毗连。
新安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各类地形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黄河横于北,秦岭障于南,中间荆紫山、青要山、邙山、郁山,这四山夹青河川、畛河川、涧河川。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
新安山地西北部与渑池交界,有曹村、石井、峪里等乡镇。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岩石裸露,沟谷幽深。
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白莲教军争取粮草之地。
相传黄帝、炎帝曾在此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
“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是乾元元年冬,安庆绪退保安阳,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
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从魏州引兵,来支援安庆绪,与官军战于安阳河北。九节度的军队大败南奔,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
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
这一战之后,官军散亡,兵员亟待补充。于是朝廷下令征兵。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杜甫写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
而朝廷永无止境对老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到了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老百姓,既要捐,又要人,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可以说,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朝廷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
因为当时的老百姓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在新安,杜甫忧国忧民的长叹,虽然已是历史,如今白莲教军又战新安,这里的老百姓怎么看待这事情呢?
当时王聪儿到了新安城下,并不急于攻打新安,而是驻军到了荆紫山上。
这里的老百姓不仅仅愿意捐出粮草,而且愿意把粮草送到白莲军中,而张朋良的快骑去征粮,几乎拿不到什么粮食。
王聪儿下山为老百姓分的土地,发的银子,足以让人心沸腾,大家都称她无生老母派下界的仙子。
可是等她前脚一走,张朋良后脚就到,威胁那些老百姓,叫他们用粮抵通匪之罪,勉勉强强抢到一点粮食进城。
等下次张朋良又来,部分老百姓已跑到荆紫山投白莲教去了,张朋良的任务是守城,却不敢贸然上山攻打,只能气得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