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忆中的小时候过年 [复制链接]

1#
过年

我的家乡是豫西渑池的一个古村--陶村,俺是从农村考学出来的,已经过50岁了,小时侯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也不高,那时农村人的条件大都不好,我们姐弟四人与父母过着清贫的生活,平日里吃的基本是咸菜、粗粮淡饭,白面馍很少吃,炒菜油水、肉食很少,过生日有俩鸡蛋就很好了,新衣服、鞋子过年才有,是母亲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的,衣服穿破了打个补丁继续穿,所以对过年很期待。

纺线车纺线老照片(全家福)

临近过年,母亲要给我们姐弟四人赶制新衣服、新鞋,常常要提前到供销合作社(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大的村子是个生产大队,商店叫供销合作社)买布料,再裁剪,用手工或用缝纫机缝制,有的家还用织布机织布,小时候见过母亲用纺线机纺线,用织布机织布,织布机的线锁子在各色线间跳跃,母亲心灵手巧,不仅会纺线、织布,还会给我们穿的衣服上绣花,我们穿着绣花的衣服走亲戚,走在路上,很多人赞叹,鞋子也是母亲亲手做的,要捺鞋底子、打几层布(村里叫gebai)做鞋绑、鞋垫,很辛苦,手工做很费劲要用锥子、顶针,母亲手上常常磨出茧子,而我很淘气,好跑腾,常常把鞋底磨出洞,增加了母亲的辛苦,后来父亲从煤矿要点淘汰的溜子带,很耐磨,做鞋底很好。过年除了有新鞋、新衣服穿,还能放鞭炮、打灯笼、吃好吃的,年前村里好多家杀猪,自家留点,多的卖掉,还有的磨豆做豆腐,平时大家不舍得经常吃好的,过年了,再穷也要蒸些白面馍(白馒头),再弄点肉、油炸豆腐、丸子、馃子等好吃的,很多家过年也会蒸花馍、动物馍以示喜庆、与平日不同,母亲蒸的动物馍惟妙惟肖,小老鼠馍、刺猬馍等会让我们姐弟们很兴奋,在过年时,农村大队会组织大家敲锣打鼓,有的大的村子还有社火,踩高跷、舞狮子、唱戏等喜庆活动让村子很热闹,走亲戚还有压岁钱,小时候去婆婆家(外婆家),舅舅会给2角钱或5角钱,拿去买鞭炮拆开一个一个放,很得劲儿。

外婆家的老屋(盐镇上沟)春节打鼓(渑池陶村)

那时农历大年三十下午(村里叫heba)家家户户贴春联(村里叫对子,当然家里若有人去世了,头两年不贴对子,以敬重逝去的亲人),用面粉加水烧热打点浆糊贴春联很沾的,夜里没有电视,很多家点煤油灯,后来才通了电,就是有电也仅仅是点个灯泡照明,很多家连收音机都没,夜晚都是早睡或串门拉家常,不像现在可以在电视、网络上看春晚跨年熬夜,大年正月初一放鞭炮,第一次放鞭炮,父亲把鞭炮绑小棍上让我举着棍放,那时我小,大概3、4岁,人小,举起的鞭炮会拉到地上,父亲就把我抱到椅子上,我站在椅子上他扶着我放,这样鞭炮不至于太长而拉到地上,初一早上(村里叫zaoyi)穿新衣服、新鞋,吃饭是热凉粉,炒菜加肉块、豆腐块、海带丝等,添水烧到翻滚,再把凉粉块加上,在锅里烩,很好吃,吃好饭就可以出去与小伙伴们(村里叫yifa)一块玩,年轻人会聚一块喝酒,大人们则是串门拜年、拉家常,各家一般都准备油炸的馃子(把面加芝麻或蒸红薯搅和好,擀成片,切成手掌大,中间划一、二刀,折裹一下油炸)待客,那时各家条件都一般,不像现在有糖、水果招待人,村里的集体活动一般是大人们敲锣打鼓玩耍,中午(村里叫晌午)一般吃饺子,到正月初二是回娘家,母亲领我们一家回娘家,就是婆婆家(外婆家),没有交通工具,靠两条腿走好几里地,小孩由大人抱,父亲在矿上搞机械的,做了个竹子推车,下边用轴承套铁圈做轮子,我们小的时候可以坐这样的车上,父母推我们走亲戚到婆婆家,后来父亲买了自行车,可以坐自行车走亲戚去婆婆家,婆婆招待我们很好,舅舅领我们玩耍,婆婆是小脚(旧社会缠脚),但慈祥可爱活到95岁,前几年(年)才离世,很怀念她,经历过乱世(新中国成立前,战争多,还有土匪,婆婆家处在洛阳的宜阳县盐镇,修有抵抗土匪的寨子,可以抵抗土匪,但婆婆小时候在娘家,她娘家是在远离寨子的小村子,听她说,她家多次四处跑着躲土匪或藏起来,土匪在当地叫daokai),也享受了当今的太平盛世,子女又孝顺,那么多风风雨雨都经历了,年纪大摔跤腿骨折,卧床生活不便,体质下降,要不能活岁以上。正月初三到初十左右也走其他亲戚,过年主要走亲戚,礼品都是十几个大白馍外加一块猪肉,用个可以反复用的兜子装(很环保,回的时候还给回一半馍,似乎是那时的白面馍很少,那时人的姊妹兄弟多,亲戚多,白面少,走亲戚馍不留完,给回一半可以继续拿着走其他家亲戚,要不哪有那么多白面馍走很多亲戚呀),不像现在提一箱奶或饼干、蛋糕等,用塑料袋装一袋水果或其它物品去亲戚家(有的也带猪肉),一放啥也不要了,就万事大吉了。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里可以打灯笼,灯笼是折纸式样的,里边点支小蜡烛,然后撑开,打着在室外耍,记得一次打着灯笼随母亲在邻居家拉家常,我打着灯笼坐凳子(村里叫木墩)上,犯困打瞌睡,灯笼掉地上着火了,虚惊一场,那时大概有5岁,但我记忆犹新。后来到了年前后,附近义马煤矿上元宵节有了灯展(当时的义马矿务局总部在义马东工地,元宵节有灯展,后义马矿务局改为义马煤业集团公司,总部搬到义马市新市区),我十岁多了,常随大人看灯展,各式灯引人入胜,而且一年比一年好,大饱眼福……

放鞭炮(儿子杨志琪)贴春联(儿子杨志琪)凉粉(热的)

过去小时候的年犹如陈年老酒,虽然内容少,但韵味犹在、回味无穷。小时候,当时中国刚解放时间不长,在六、七十年代,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物质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过个年大都简单,现在是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高,人民奔小康,平时生活都似过年,衣服、鞋子想穿就买,再也不用穿打补丁衣服了,每天都可以吃白面馍和肉食,晚上有电视看,大家的日子是红红火火,每一天都似过去年代的过年,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眼前的生活,踏踏实实过日子,平平安安过大年……

(杨银涛年1月25日,农历鼠年正月初一)

元宵节打灯笼(儿子杨志琪)元宵节看灯展(义马市年)灯展(鱼跃龙门)灯展(二龙戏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