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成十年未运行7亿资金打水漂污水厂长 [复制链接]

1#

最近小编刷新闻的时候发现,近两年,污水处理设施闲置“晒太阳”案例屡见不鲜,很多刚建好的污水厂由于基础建设跟不上、设备运行状况差、日常运行成本高,导致不少地区“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水依旧处理难”。有的污水处理站无奈“沉睡”,甚至“沦为”化粪池。

上亿的资金打了水漂,甚至还反过来污染当地环境,这不禁让人感到无奈:建设污水处理厂本是治污工程,为何现在成为摆设?

案例Ⅰ

建而不用,污水厂近十年未运行

年11月,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广元市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青川县竹园镇污水处理厂主要设施设备闲置、污水管网多年未连通,提标升级改造进展缓慢,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晒太阳”,未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青川县竹园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属于灾后重建项目,于年6月启动建设,总投资万元,设计处理规模为m/d,采用“预处理+氧化沟+二沉池”处理工艺,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一级B标。

年7月,该项目建成后,一直未能正常投入使用。其设备长期都是处于闲置的状态,且部分设备已锈烂损坏,氧化沟内长出浮萍、藻类。

年8月,该污水厂开始建设管网。但建设过程受到洪水的影响长达6年,且在年建成后又被洪水冲毁,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

年12月,该污水厂又开始启动提标改造,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还项目还处于办理手续阶段,未开始启动招标流程。

直到被生态督察通报以后,当地才开始进行应急处理。

案例Ⅱ

管网没建好,污水站长期“睡大觉”

无独有偶,年4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义马市东区街道办事处的“全国文明村”河口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霍村督察时,发现两个村的污水处理站长期“睡大觉”“晒太阳”,塔式生态滤池内的活性污泥早已失效,排污管道内积存着大量生活污水,遇到下雨天,污水会直接入河。

两处污水处理站不同程度存在设施年久失修、日常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厌氧水解池、塔式生态滤池、生态植物塘间的连通管道被杂物堵塞,无法正常发挥水质净化作用。工作人员回答,因为受经济条件制约,没有维护费用。

“从去年12月至今,每个月都要投5吨至10吨的碳源进池,来保持污泥发酵的微生物活性。”贵州紫云县滇池水务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说。

这处污水处理厂位于紫云县城老城区,已投运11年,去年厂里做了提标改造后,可日处理污水吨,今年县里才开始做管网延伸改造。这名负责人介绍,管网没建好,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厂里连维持自负盈亏都有些困难。

案例Ⅲ

7.81亿元打水漂,23家污水厂齐“晒太阳”

把时间线拨回几年前,污水厂闲置问题其实早已出现。

年11月,浙江省一些地方总投资7亿多元建设的23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有的逾期严重,有的则建成后处于长期闲置状态。

其中长乐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基本竣工,但是偌大的污水处理池俨然雨水池。当初设计不符合需求,后期进行了较大修改和完善,耽误了工程进度。

在嵊州市的甘霖镇,镇级污水处理设施也处于“半拉子”状态。甘霖镇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时候是要把集镇、工业园区和周边村的污水集纳处理。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处理厂未能按时投入使用。

这些处于滞后状态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管网由不同单位负责建设,厂与管网建设不同步、截污纳管工程进度慢等情况。

与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滞后不同,还有一部分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成,却处于闲置状态。比如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污水处理厂投资万元,建成设计规模为0.5万吨/日。年9月污水厂开工建设,年4月完成一期建设并通过验收。建成5年多来,却没有使用过。

琅琊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是0.5万吨/日,但镇区人口只有人,也没有什么企业,一天下来只有六七百吨生活污水,污水厂一运行就意味着亏损。运营成本高,导致污水处理厂被迫闲置。

案例Ⅳ

污水直排入江,污水厂成为摆设

石亭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5万吨,投资达多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5万吨。该项目年初启动,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完工。然而,该污水厂从建成直到现在,1年半过去了,一次都没有真正运行过。

因为能够入厂的污水量严重不足!

已经竣工的一期工程每天可处理2.5万吨污水,实际入厂的只有-吨,而满足工艺运行的最低流量是吨。生化池里,本该灌足了驯化好的活性污泥,眼下却蓄了些自来水,没有足够的污水,活性污泥‘吃’不饱,甚至会‘饿’死。

因此,即使是那些进厂的少量污水也无法得到处理,在厂里转一圈就又被原样排进了石亭江。

分析探讨

污水厂长期闲置,背后原因多样

事实上,污水厂建而未用的事件并非个别事件,而是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分析这些原因不难发现:

治污资金不足,设备落后

由于多数地方治污资金主要依靠国家和地方财*投入,资金来源有限,中西部一些地方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建而不运”、“运而不足”。

近年来,国家力推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模式也因为合法权益保障不足、项目操作复杂等问题,社会资本观望居多,项目落地实施较难。

另外,目前,监测网络交叉重叠,企业在线监控装置运行的质量、管理水平、数据准确性也达不到环境监管要求,部分企业仍存在伪造和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

不重视污水处理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的城市对污水处理工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力。造成众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但“根子”还是投资建设管理体制不合理,没有人为这些污水处理厂的投资真正负责。

实际上存在着污水管网不健全、雨污分流工程不到位、设施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专业化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技术上存在难题

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导致设计思路及技术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设施选择不合理使处理能力下降、设施设计存在缺陷使设备出现故障、占地面积设计不合理使设备无法安装等原因。

把污水处理厂当作*绩工程

有些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从表面上看运行费用不落实,管网不配套,但实际上是地方*府没有树立正确的*绩观,把污水处理厂当作*绩工程。建成后就不管不问,导致运行资金不能到位。有的地方甚至盲目上项目,不切实际搞“大手笔”,结果造成了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结语

因此,要想解决“建得起、用不起”或“建不起、更用不起”现象,除了加大投入,还应强化相关监督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证辖区内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修建标准、是否具备修建条件,要制定有效的约束决策机制,让建设符合地方长远规划,做到有责可究。

总之,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不仅仅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府形象和*府公信力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只要监督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相关管理者树立起法治观念、推进依法行*,杜绝*绩工程,在规划修建阶段合理进行专家论证、公开听证,这才能让污水处理设施发挥应有作用,而不是建成之后“晒太阳”。

新路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新路国际,全心全意让您污水排放稳定达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