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马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年走百村义马市新区街道办事处石门社区走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义马市新区街道办事处石门社区——

打造文化风景长廊、发展杂粮基地

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记者张迪\文图

水泥路干净整洁,农家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来往群众笑容满面……近年来,义马市新区街道办事处石门社区坚持以*建引领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活动阵地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美颜”工程,狠抓产业振兴,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有“面子”更有“里子”,处处呈现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美丽图景。1聚焦农村厕改、垃圾治理,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颜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美丽乡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石门社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最大决心、最强力度、最硬措施,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村庄颜值,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记者了解到,石门社区共有居民户人,13个小组20个自然村,分布在“两沟三岭五面坡,中间一条石头河”的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年前的石门社区,石头和垃圾到处都是,周围的山也都是荒山,杂草丛生。如今这里道路硬化了,也安装了路灯,村里环境变好了,老百姓心情也好了。”社区居民张先生说。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石门社区聚焦农村厕改、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等,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同时持续开展常态化村庄清洁和集中整治清洁行动,广泛发动社区干部、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使辖区内的环境美了,生活也美了。“改善人居环境一直是社区工作的重点,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使社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主干道路硬化达到%,各村组房前屋后道路硬化基本完毕,中心村五个组主干道路灯也已安装完毕,极大便利了群众的生活娱乐。”石门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金明说。2打造文化长廊、开展文体活动,使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面子”光鲜,“里子”也不能差。据介绍,石门社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河南省科普示范村”“河南省民主法治村”“河南省生态农业示范村”“三门峡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提起精神文明建设,石门社区居民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有农家书屋,村民都是免费借阅。”“还有秧歌队、广场舞队、锣鼓队,大家没事儿就在文化广场上唱起来跳起来,别提多乐呵了……”对于社区的美好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近年来,石门社区树立“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在各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该社区投资建设文化广场两个以及社区文化大院、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使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社火表演、唱歌唱戏、跳广场舞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水平。为提升乡风民风,石门社区还打造了一条独特的文化风景长廊,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牌余块、宣传栏50块,以及各式的文化墙。同时,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以身边事感动身边人。“随着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和谐了、家风亮出来了、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赵金明说,“下一步,石门社区将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改革创新为破局点,以势在必创、志在必得的勇气,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让石门社区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更好,让和谐、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3计划发展杂粮基地、民宿项目,走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石门社区找准乡村振兴着力点、发力点,使老百姓持续致富增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该社区立足辖区农业种植业基础良好的优势,引进国珍高效农业产业园、华昌薯业等项目,在吸收就业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红薯等作物,促进增收致富。通过“村集体+群众”入股的方式,投资建设杂粮加工基地,与居民签订种植协议,带动辖区农业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十四五’期间,石门社区计划发展杂粮基地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计划发展民宿项目,将社区居民的老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将其打造成为风格独特、居住舒适的民宿客栈。随后,我们还将开展安全饮水、‘雪亮’工程等项目。”赵金明信心十足地说,“下一步,石门社区将不断深化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成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打造独具特色的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品牌。”?*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百年走百村

灵宝市阳平镇裴张村:用心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暖气不热,拨打本报“问暖热线”!记者为您“跑腿”?参保更方便!灵活就业人员在我市参加养老保险不再受户籍限制

编辑丨张斌

校对丨杨莹莹

审核丨卢萍

总编丨孙振*

声明:该作品系本报原创,非经许可禁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