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郑超/文发掘单位供图河南作为文物大省,每年都有令人瞩目的考古新发现。过去一年,有哪些沉睡的文物脱颖而出,成为焦点呢?3月1日,“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举行,揭晓了我省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当天,经过各项目负责人公开报告,由与会专家无记名投票,在推选的12个汇报项目中,最终评选出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栾川龙泉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荥阳官庄遗址两周及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存、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及其周边附属遗址、开封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此次“五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为序,分别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春秋时期、东汉至北魏时期、明代,而从区域上看,有两项发现“扎堆”洛阳,另外三项分别在荥阳、三门峡、开封。值得一提的是,荥阳官庄遗址两周及汉代手工业作坊遗存这一发现,前不久刚刚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成为河南唯一一个入选“国家队”的项目。官庄遗址内已发掘的铸铜作坊区相对完整,作坊年代正处于春秋时期新的铜器风格的形成时期,其发掘对于探讨西周至春秋青铜器风格的转变,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该作坊生产的器物种类众多,部分模、范纹饰精美、所铸器物形体较大,具有较高等级。遗迹中发现的数十块空首布芯,是目前国内较早的铸钱遗存。此外,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虽未入选此次“五大考古新发现”,但其发掘出的“神秘液体”,在论坛现场同样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