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和浩特到三门峡,他们异地奔波多年,却从未彼此动摇。这是跨越里的坚守。
作为两地分居的消防指战员,他们从选择彼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选择舍弃了平凡夫妻间的陪伴与浪漫。
这是郝宇和爱人*的“最美消防员故事”——
消防战线上模范伉俪
郝宇是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三级助理员,爱人*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河路消防救援站站长,他们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
“战场”上的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消防救援事业的无限热爱。
工作中,郝宇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为己任,处理日常工作平稳有序,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的光荣传统美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期间,郝宇克服苦难、坚守岗位,主动请战,圆满完成了消防安保督导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在前方防汛救灾现场,面对艰巨排涝任务,爱人*总会冲在第一线。
年7月19日17时45分,从河南省义马市城区西南角传出“砰”的一声巨响,随之是厂区升起的黑色“蘑菇云”,达数十米高。为保障余户家庭、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不畏艰难,机智沉着,指挥思路清晰,作出决策果断,带领参战指战员连续奋斗。他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孤身深入爆炸核心区域,实施管阀堵漏作业,安全高效的完成了救援任务。
年7月16日,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轮番上阵,短时间内“绿城”郑州变成了“泽国”……危难关头,*奔赴救援一线,勇挑生命的重担。
在带队负责排涝工作中,他全力侦查灾情,科学部署排涝任务;在下水作业中,他总是第一个下水,时常泡在水中清理污水中垃圾、寻找排水管道,经常湿透衣衫,还要克服高温和蚊虫叮咬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洪水肆虐,但*的脚步却坚定不退。
他们夫妻始终饱含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无限热爱,充分发扬了消防救援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
一个年轻消防员家庭的“最美模式”
一对恩爱夫妻,阻隔千里之外。没有彼此的抱怨,只有对互相的加油和借力。他们是我们心目中最励志的“蓝姐姐”“蓝哥哥”,也是年轻夫妻学习的典范。
虽然根据两地,但是尽忠尽孝却一颗也不曾忘记。平时,两人每周都会雷打不动的给双方父母打一个电话,工作间隙只要有时间,长途跋涉也会回家看看老人、陪陪孩子。郝宇对爱人工作也总给予最大的支持,夫妻俩经常工作到很晚才有时间联系,聊聊一天的日常。
成立小家以来,爱人父母和他们一直是三地分居,考虑到照顾不到公婆的情况,郝宇主动将公婆接到呼和浩特陪伴照顾。
年4月,他们可爱的女儿出生了,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让郝宇和*没过多时间沉浸在喜得千金中,照顾家庭和女儿的重担都落在了郝宇的肩上。为了让丈夫放心,她默默承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和赡养父母的义务,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年5月,不到两个月的女儿肠绞痛每天哭闹不止,全身起满婴儿湿疹,为了不让丈夫担心,郝宇没有给他打电话,独医院,直到孩子度过病程才跟丈夫说。当听到妻子用疲倦的声音告知自己女儿的情况时,*的内心除了自责还是自责。因为自己和家人都不在身边,孩子、家务都要用妻子柔弱的肩膀挑起,但郝宇从无怨言。
而*总是在调休的时间里,日夜兼程赶往多公里外的家中,只为见一面妻子和女儿,给予一个拥抱表达心中对妻女的疼爱与关怀。正是有了彼此的默默付出,两人才能在各自单位安心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舍小家爱大家,用爱温暖千万家
结婚两年多以来,他们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互敬互爱,热爱生活,家庭和睦。在生活中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不同于常人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的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和同事的羡慕和称赞。
同时,他们把邻里关系处理得也非常好。经常帮助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谁家有事,夫妻二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有人说,何必为邻居那么辛苦呢,他们这样说:“远亲不如近邻,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互相理解就过去了。”
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一字一句里面包含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往期推荐
素材
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
监制
刘东
校审
罗玄
编辑
刘梦轩、乌达木、高清
发布
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融媒体中心出品
欢迎文章、图片、视频投稿投稿邮箱:
qq.